期刊简介

               本刊重点刊登国内外有关蛇类科学与生物毒素的开发与利用,医学基础、临床的研究与实践,微循环研究,亚健康防治,健康养生等生命科学最新科技信息,并用一定版面介绍蛇类养殖与利用,供求信息等内容。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蛇协

出版部门: 《蛇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563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5-1168/R

邮发代号: 48-52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广西

出版地区 广西

订购价格 168.00

杂志荣誉 2000年荣获执行《CAJ-CD规范》优秀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蛇志杂志
  • 杂志名称:蛇志杂志
  • 主管单位:广西区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蛇协
  • 国际刊号:1001-5639
  • 国内刊号:45-1168/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2000年荣获执行《CAJ-CD规范》优秀奖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蛇志杂志2005年第4期文章
  • 大咯血的病因和治疗进展

    气管、支气管和肺出血,经咳嗽由口腔咯出者称为咯血.而大咯血为1次咯血量≥100ml或24h≥500ml,但部分病人咯血存于气道或吞入食管、胃,准确估计出血量较难,故有大口咯血,伴心悸、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沉细、冷汗等重症体征、症状均应视为大咯血.......

    作者:黎月莲 刊期: 2005- 04

  • 临床应用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分娩镇痛有多种方法,一个半世纪以来学者们就不断地探讨着如何使产妇在清醒状态下分娩,无痛苦地诞生新的生命,但至今尚无一种绝对安全、简单、能普及的分娩镇痛方法[1].......

    作者:谭惠莲 刊期: 2005- 04

  • 中华眼镜蛇毒组份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药物治疗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抗肿瘤药物疗效的筛选评价是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华眼镜蛇毒(NajaNajaActraVenom,N.N.A.V)一直是国内外抗肿瘤药物研究中的重点生物源毒素之一.本文作者就中华眼镜蛇毒组份抗肿瘤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梁世杰;李维平 刊期: 2005- 04

  • 蕲蛇酶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8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多发于男性青壮年,以肢体动脉炎症性、节段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致残率高.我科于2003~2005年10月对3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用蕲蛇酶注射液配合中药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妹芳;黄敏 刊期: 2005- 04

  •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及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中药汤剂是将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药物剂型.具有吸收快、疗效速、用途广等优点.中药剂型在治疗疾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季殿会 刊期: 2005- 04

  • 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含量

    盐酸麻黄碱为肾上腺受体激动药,有收缩血管的作用,盐酸麻黄碱滴鼻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它的含量测定方法有中和滴定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2].根据盐酸麻黄碱有旋光性的特点,本文试用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的含量,结果满意.......

    作者:韦平原 刊期: 2005- 04

  • 牛黄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牛黄系牛科动物牛(BostaurusdomesticusGmelin)干燥的胆结石,具有清心去热,开窍醒神,定惊解毒的作用.由于牛黄不易取得,且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使其成为一种极珍贵的中药材,在此对牛黄及其3种混淆品进行鉴别比较,现简述如下.......

    作者:钱锋 刊期: 2005- 04

  •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消除恐惧、减轻焦虑情绪的手段之一,能使病人了解治疗护理措施,主动配合治疗,为疾病的恢复或好转赢得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谭献琼 刊期: 2005- 04

  • 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严重的疾病之一,近20多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死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居第二位.......

    作者:周合菊 刊期: 2005- 04

  • 噬血细胞综合征1例报告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是一种由于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伤寒、布氏杆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肝炎、败血症、结核病等引起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不成熟的组织细胞吞噬血液细胞,因此得名.该病于1979年由Risdall等首先报道[1].近年来有关报道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

    作者:廖亮荣 刊期: 2005- 04